清香型白酒標準評語是:無色、清亮透明,無懸浮物、無沉淀,清香純正,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的清雅、協調的香氣,入口綿甜,香味協調,醇厚爽冽,尾凈香長、風格(突出、明顯、尚可)。清香型白酒:亦稱汾香型,以山西汾酒為代表,屬大曲酒類。它入口綿,落口甜,香氣清正。
雙輪底酒頭與渣子酒酒頭分摘,每甑取1kg左右,酒度在65度左右,貯存于陶壇,一年后備用。酒頭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質,低沸點成分多,主要是一些醛類、酸類和一些酯類,所以剛蒸出來的酒頭既香,怪雜味又重,經長期貯存,酒頭中的醛類、酸類和其它雜質發生了變化,一部分揮發,一部分氧化還原,使酒頭成為一種很好的調味酒,它可以提高基礎酒的前香和噴香。
一級酒
占產量的30%,酒度70度以上,己酸乙酯在2.8g/L左右,由于是前餾份酒,乙酸乙酯略偏高,乳酸乙酯偏低,口感是香正、味濃。并且有香、甜、爽、凈的特點。
二級酒
占產量的60%,酒精度60度以上,己酸乙酯在1.5g/L左右,總酸及乳酸乙酯偏高,口感醇厚,味凈、微澀感。作為帶酒或新型白酒的勾調。
生產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經過揚涼、加曲后都要堆集發酵4~5天,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,并使大曲中的霉菌,嗜熱芽孢桿菌、酵母菌等進一步繁殖,起二次制曲的作用。堆集品溫到達45~50℃時,微生物已繁殖得較旺盛,再移入窖內進行發酵,使釀酒微生物占據優勢,保證發酵的正常進行,這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獨有的特點。